斥資1400多萬!! 好醜的中華國賓大樓外牆終於要拉皮囉!!
目前正處於招標階段,若順利的話今年底前就能夠動工,希望至少能為台南的門面換個好看一點的風貌。
1981年10月,無情的怪手將一棟美麗的建築拆毀,花了3年的時間,一棟14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大樓正式落成,那便是現在每個搭乘火車來到台南前站的旅客,第一眼就能看見的中華國賓大樓。將近40年來,產權複雜的國賓大樓成為台南的都市毒瘤,除了破舊雜亂的建築本身成為景觀殺手,複雜的出入份子也讓此處成為治安死角。
而究竟在這棟醜陋的大樓之前,被拆掉的那棟美麗建築是什麼呢?那便是落成於1922年的三井物產台南支店。1928年,由於三井物產將營業據點轉移至高雄,這棟建築便由勸業銀行買下使用,直到1937年勸業銀行因空間不敷使用,搬遷至林百貨斜對面(現在的土地銀行台南分行)。
勸業銀行搬遷後,這棟建築變成了「臺灣日報社」,這段期間內,臺灣日報社在原建築右側擴建了新建築,也對本館建築進行了改建。很快的,時間來到了二次世界大戰。
二次世界大戰中,台南很多建築都遭到了空襲,不過這棟建築幸運的躲過了轟炸,並沒有遭到破壞,不過接下來可就沒有這麼好運了。
戰後,這棟建築成為了黨營事業中華日報社的私產。到了1980年代,在一波改建風潮下,等到中華日報社搬遷至現在西華街的現址後,美麗的老建築便在1981年10月遭到拆毀,改建成為現在所看到的中華國賓大樓。
很多人會問,竟然那麼醜又那麼亂,為什麼不把整棟大樓拆掉重建呢?原因是因為這棟大樓的產權實在太複雜了!! 從1984年落成後至今,該棟大樓內的產權經過無數次分割與變賣,雖然該棟大樓於2007年被法院判定為不當黨產,應該歸國家所有,然而此時中華日報持有產權僅剩30%左右,其他早已經變賣給他人。因此目前國家僅持有不到1/3國賓大樓的產權,並無法自行決定是否要拆除重建。
而現在,好不容易經過該棟大樓管委會的協調,再加上營建署高額的補助,中華國賓大樓的拉皮計畫終於露出曙光,現在就期待未來是否能讓這棟大樓煥然一新,還給台南一個好看一點的門面吧!!
.
台南式的IG
instagram.com/tainan_style/